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近期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经商环境排名(BusinessEnvironment Rankings),新加坡在82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名第一,未来五年仍将继续是全球经商环境最佳的国家,加拿大和丹麦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经商环境排名为一项前瞻性的商业调查,旨在评估各个国家下来五年的商业环境的吸引力,其评估标准涵盖了政治和宏观经济环境、对外来投资的开放性、税务、劳动力市场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亚洲对外贸易得分提高
新加坡作为全球最佳经商国家,得益于新加坡稳定的政治环境,以技术官僚的方式管理经济,并有持续性的执行实践。尤其是新加坡政府专注于帮助当地私营企业进行升级,并支持那些会促进新加坡长期发展的企业。
据报告分析,北美和西欧地区仍是全球最适合经商之地。这反映出这个地区政治稳定、国内市场规模大、竞争激烈,以及对世界贸易的高度开放。
亚洲排名第三,领先于东欧,自由贸易协定(FTA)不仅使得亚洲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的得分有所提高,也将在接下来五年持续对该地区在经商环境排名上产生积极影响。
经济学人智库的分析师普里安蒂·罗伊(Prianthi Roy)说:“全球经商环境将继续面临来自俄乌战争、通胀飙升和生活成本危机,以及在当前经济放缓背景下财政宽松和货币紧缩的结合而带来的挑战。”
新加坡政府将提升金融科技领域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3月底,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工签新政中可加分的短缺职业清单(SOL),其中就包括了留学生Focus的高薪求职领域:金融&科技。
贸工部、通讯及新闻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国立研究基金会4月12日发布施政方针附录,阐述如何对世界保持开放、推动下一阶段的经济转型,以及协助员工把握机遇等施政重点。
面对人力资源局限,贸工部将继续吸引全球人才和“造雨人”(rainmakers,即能为企业带来新商机并赢得新客户的人才),提供与我国劳动队伍互补的技能。
科技方面,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在附录中说,政府将帮助资讯通信领域及以外的人员,在5G、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高需求领域提高和深化技能,并且继续协助新加坡人提升数码能力。
提升半导体等战略技术领域能力
以支持下一步经济转型
研究和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的另一部分。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说,基金会将通过提升新加坡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技术领域的能力,来支持经济转型的下一个方向。“这将解锁新的增长机会,并为新加坡人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新加坡自1960年代以来就开始涉足半导体行业。早期,新加坡专注于组装和测试半导体元件。在80年代,它开始发展自己的晶圆制造能力,到90年代,它已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到现在,从IC设计、芯片制造,再到封装和测试,新加坡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生态环境。新加坡有着亚太地区最多元化的半导体产业,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纯晶圆代工厂都在这里设立了生产基地,另外还有许多其他顶级的外包半导体装配和测试公司。
新加坡每年培养超过13000名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确保电子产业人才稳定增长。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和企业通过各种平台合作,如:新加坡工业奖学金(Singapore Industry Scholarship)、工业研究生计划(Industry Postgraduate Programme)、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与英伟达(NVIDIA)的未来人才计划等,培育下一代的代工厂工程师、IC设计工程师和AI人才。
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和政府机构将展开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计划,包括提高学生对半导体领域的认识,分享关键行业趋势和成功案例,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领域,持续不断地为在此发展的全球企业输送半导体行业人才。
持续提升金融人员技能
在金融方面,负责金管局事务的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说,金管局和银行及金融学院将与业界和劳资政三方伙伴紧密合作,持续为金融人员提升技能,并为领域的未来发展深化能力。
除了建立增长领域的能力,金管局也会支持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金融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培养可持续发展和科技等领域的专才,并通过国际曝光和建立宝贵网络的机会,培养未来的金融领导者。
金管局早前与业界合作推出的产业转型蓝图,目标是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让金融服务行业每年取得平均4%到5%的增长,同时年均创造3000到4000个净就业机会。
尚达曼说,金融领域正朝这些目标迈进,过去两年的年均增长为4.8%,每年平均增加7300个就业岗位。